需要多输入和输出英文内容了

·

1 min read

虽然我已经开始在英文环境分享内容,但现在回顾一下,可能比重还是不够。

目前我大约有20%左右的注意力是在分享英文内容,其他更多放在消费和分享中文类内容。

比较好的一点,是目前在处理英文的内容信息和输出英文内容方面,已经没有了心理上的障碍。时间上大概会比母语要慢一些,但也不是差别特别大。特别是在有意识训练音频方面摄入信息之后。

之前在中文环境写博客,做播客,对自己的成长促进很大。写东西锻炼了逻辑思考和表达,直接促成我写出了两本非虚构书籍。做播客锻炼了表达和沟通,也部分促进了在英语环境下的职业成长。

现在我就是保持中文播客更新而已。文章已经不是重点。但似乎,我消费的信息中,中文信息还是占了很大比重。比如同样是社交平台,我花在微博上的时间远比twitter多,虽然后者其实更有趣,内容更多元,也自然更开放。

因为消费信息在先,大脑就难免会处理相关的信息。比如唐山这事,我不太想深入聊,因为同样的讨论大概在南京彭宇案被判有责任(扶老人)且要赔款之后,就已经很深入了 - 恰恰我记性很好,所以不想每次都愤怒,因为廉价的愤怒不解决问题,只针对具体个案的“从严从快”更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这事你在中文互联网环境不可能不关注,因为它是铺天盖地,真正地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以前的我看到这种刷屏式话题,总想表达几句。其实就只是为了表达的快感而已。说句真话,也就是出于分享后他人附和和支持我的观点后,那种小小的虚荣心的满足感。或者是因为观点的关系,文章或帖子刷屏成为爆款。我之前只写过一篇10万+,但那感觉真的很爽。

但现在仔细一想,除非我是靠自媒体吃饭,全职搞这个,不然干嘛要花费有限的,宝贵的时间,去追逐一个又一个热点?追逐热点的媒体,大都可以直接从流量获利。个人自媒体,头部可以获利,其他大多也是陪嗨而已。

回到消化与分享英文内容这个话题,对于自己来说,它带来的价值更大:虽然初期感觉因为我的英文平台关注者比起中文语境少很多,所以那种“很多人喝彩的虚荣心”的确不会被满足,但这却很好滴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叙事能力和说服力,这些能力对于在英文环境混职场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啰里八嗦写这些,主要是想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之后我会更注重英文的分享。上个月尝试过写完英文再通过AI翻译会中文,好像效果还行?之后至少做到50%的精力花在英文语境下。

谁知道呢?可能这是下一本书用英文写作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