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与革新:华人如何在海外职场中脱颖而出

适应与革新:华人如何在海外职场中脱颖而出

用我的个人经历,聊聊华人在海外工作的优势探索

·

1 min read

今天这期节目是一个松散的话题,我想和你讨论一下就是华人在海外工作有什么优势。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有人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都会说华人在海外工作其实有很多劣势,比如说语言的问题、文化不通,或者是因为种族的问题会受到歧视等等。但很少有看到大家会讨论华人在海外的优势。所以我今天想借助自己的一些生活工作经历和感受来讲一讲这个话题,华人在海外工作到底有什么优势,也算给同在国外打拼的华人们有一些激励或者说有一些鼓励的作用。

个人经历分享

我之前在很多节目里面其实有分享过我自己在国外工作的经历。我是高龄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在35岁的时候来到新西兰。之前没有在国外工作生活,也没有学习过,没有在国外读过书,然后直接来找工作打工。第一份工作也不是太理想,做自己不是太擅长的运营等事务。然后过了两年结构优化,自己离开了第一份工作,然后中途又是自己小孩出生,花了5个月去找工作,再同时又当奶爸,也去混妈妈群,然后早上5点半起来学习,之后送小孩去日托,然后开始找工作,开始学习,开始做自己的项目,也经历了那些艰难的过程。然后之后比较有幸是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和有热情的工作,用户体验设计师。然后再之后就从第一份岗位干得也比较不错,但好死不死碰到了新冠,我的公司直接受到影响,然后被裁了。后面我又换到了第二份工作,第一份工作叫做Les Mills,是一个健身的品牌,之后我到了一个叫沃达峰Vodafone的公司,就跟移动、中国电信类似,是一个通讯公司,也是做设计,就比较顺利。因为从有了第一份工作的经验,到第二份就比较顺利。后面又从沃达峰跳槽到了一个叫做Xero的软件公司,这家公司是我目前还在任职的,是一家上市公司。整体来说我的职业其实发展挺顺的。

华人在海外工作的优势分析

但后面如果要总结就是从华人在海外工作有什么优势呢,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样的。第一,华人有非常强烈的学习能力,可以很快地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特别是在当这个任务比较具体和明确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我们最有优势的时候。也许是因为我们教育背景从小就被那个就是教习惯了,就是说别人给你安排一个工作一个任务你去完成,碰到这种情况,华人永远都是最厉害的在职场上。还有就是说我们有双语和多语或者是多语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去理解和沟通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用户的需求。前提是你的第二语言已经很熟练了,能够自由运用了,这个时候其实就是一种优势。前提就是说第二语言不是你的负担,不是你在表达或者是接收的时候的一个障碍,这个时候双语的优势就被极大的放大了。但如果你没有达到那个情况,就是它还是负担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反而会是一个劣势。然后另外我觉得还有可能,不是我这里说的是理想情况,就是不说华人一定在海外有这些优势,就可能包括的优势,第三就是团队合作,能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进行合作。因为当你来到一个海外的话,你就相当于是一个移民的身份,一个不是那种从小在那里长大,很多时候就有了一些多元化

的背景。特别是在一些大的公司,更容易和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沟通交流。理想情况再强调一遍,理想情况啊,不是说现在就一定是,因为实际情况是很多华人可能还比较容易固步自封,只在这个自己的小圈子里面打交道。

其他潜在优势

另外一个理想的可能会有的优势,华人可能会有的优势就是高度的自我管理和自我驱动,能够独立管理工作,管理自己的时间。整体来说华人是比较勤奋的,或者说东方人都比较勤奋的,这一点我觉得也是一个共识。另外一点第六点第五点是我们对细节的关心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呢,能够提供工作质量和效率。可能大家看过一个纪录片叫《美国工厂》,里面也出现了那个中国人的这个工人生产效率和这个质量都远远超过美国工人。不是说美国工人不用心,就是他从小没有这个意识,没有经过这种思维方式和团队式的训练,所以可能会差这样的一些东西。但这些优势我觉得都是理想情况下,就刚刚这五条,双语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自我管理驱动,还有对细节的关心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这些都是理想情况下我们可能有的优势。可以根据自己的目前的情况来反思一下,我是不是达到了,或者说哪些情况我可以再去作为自己的优势去提升的。

个人职场优势的自我分析

好,说完理想情况下,我来说一下我自己。我自己总结了一下,就是不怕丢脸地总结了一下,我现在在洋人的科技职场、科技领域、软件设计领域的职场的优势。如果要说略显得我太多了,我没有学过科班,没有学过设计,我没有母语。但我觉得还是要总结优势。第一,我的创意和灵感这些方面,虽然比不上一些agency学设计出身的设计师,但是如果是和很多企业里的设计师来对比的话,基本上都能够和他们至少是对抗,甚至是强过他们。这一点我觉得还是有优势的。第二,我的项目经验很丰富,也拖这几年切换赛道的服务,在国内也做过很多项目,在新西兰也跳槽过一些公司。虽然当时很痛苦,但现在来看,这些其实就变成了一个优势,或者说变成了一个收获。第三,我觉得抽不要脸地说,作为金牛座还是有一定的共情能力,我能够理解对方的情感和可能的意图。这一点其实严格来说也算优势。第四就是我的沟通和表达,经过多年的播客输出训练也算比较理想。但后面我又反思了,其实我的表达这里更多是一种单向式的,比如说像做播客或者是展示presentation,这方面包括我的领导之前的经理,几个经理都评价没有问题,非常完美,只要有时间去做准备。但是在conversation,就是在沟通,就是在一对一每天日常,特别是被碰,问到一些问题,怎么去处理的时候,经常就会碰到我应该怎么回应,然后就慌了,或者说就在那说车咕噜话。这点我觉得我的对话能力还需要提高,但现在是总结优势,所以就先略过。第5条,我觉得我不怕和上级沟通,因为也可能是因为移民的关系,觉得这个人就算是CEO,就算是GM General Manager,和他聊聊天也不会死,也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所以通常我在这方面不太触,都可以和对方进行沟通。

专业技能与多元文化的结合优势

第六,就是说因为自己喜欢效率和生产力方面的工具和方法,研究这个领域很多年了。所以我现在有自己的方法可以系统地在短时间内学习和吸收大量的信息。这个能力我觉得可能像一些咨询公司,比如说McCandy、麦卡锡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他会需要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能力。然后我无意识的研究生产力这几年,还是有一些收获,所以这方面算是一个优势。然后另外就是设计软件的经验,比如说这个就是具体设计师的经验了,因为我几乎用过所有设计相关的软件,理解了他们的优劣还有适应的范围。但这点一样的现在也可以去再复盘一下,因为有很多就是东就是说在国内和国外,它在具体领域上的这种平台环境都不太要。比如说举个简单例子,在国内很少有人做网站,大部分人都是做App,做小程序,因为被微信把国内的科技已经锁死了。网站又因为政府的各种压迫,ICP几乎拿不到,然后要做互联网登记非常难,如果要做什么媒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国外又是相反,就是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网站,都是在线。所以有一些工具和软件,其实也有它的区别。我也不是全部都OK。下一个优势就是中英两种思维方式,我觉得虽然英文是我的第二语言,但目前来说用它来进行表达思考和吸收输入,没有太大问题,会慢一点,会消费更多的脑力,但是没有问题。最后一条我觉得就是臭不要脸,就是幽默感,脸皮厚,这一点也是我的优势。所以这些东西我觉得每个人其实都可以像我一样,觉得臭不要脸一点,自己去梳理一下自己的优势,理出来你会发现,很多东西单独看没什么,结合到一起还是有一些效果。就像你,如果有很多优势的话,你可以和

别人比,你又会跑步、又会跳远、又会游泳,那你可以和跑步运动员比游泳,你可以和跳远运动员比,比射箭,可以去分出来,来综合,综合能力就会提升了。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现在业余爱好喜欢涂鸦,画点速写或者是什么的,对于艺术科班出生的美院学生来说,这种水平真的是非常业余,小case。然后呢,但我有英文的这个输入能力,然后呢,我又在设计领域工作。所以比如说现在我去参加一个英文的活动,一个讲座,一个大会,我可以就用这个涂鸦的方式来做这个手绘的笔记,来进行这个手绘的视觉笔记。结束之后呢,我可以把视觉笔记拿给演讲者说,哎,这是你看你的演讲,我帮你做了一份这个,你的演讲做的太好了,我可以用英文跟他讲,然后我可以跟他聊一聊,然后一般都是对方会很惊讶,然后就linked in互相加一加,后面就保持联系。速写的价值、画画的价值就和之前做练习的价值就完全不一样了。美院的学生他可能能画出一个非常不得了的画,但他不一定能够听英文做速写。同样的,他可能画出非常不得了的画,他也不太就是如果英文不够好的话,不能直接和对方交流,不能建立这种联系,就不能真正创造价值。所以很多东西单独看没什么,但如果你能把汇总起来,应该会非常有效果。

结语:个人优势的价值与激励

OK,这个就是我觉得还是写给自己看、做给自己看的一个,因为本身我做这期节目其实是源自我的一个日记,就是我写了这些我自己在国外工作作为职场人的一些优势。现在做成节目来看有点炫耀了,但我觉得更多是用来鼓励,就是第一,华人在海外是有优势,是可能有很多机会的。第二呢,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喜欢各种东西,兴趣多涉猎多没关系,很多东西可能到一个阶段,他们互相会对话,互相点会连成线,线会组合成一个图形。它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应,然后呢会产生那种你现在意想不到的价值。感谢您收听的收看,谢谢关注《狗熊文化说》播客。也记得订阅我的播客或者是订阅我的YouTube频道。如果有任何心得感受欢迎留言,也可以订阅我的newsletter《狗熊来信》。在网络上搜一搜都可以收得到。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