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早起,40岁和30岁的我,有着不同的态度

关于早起,40岁和30岁的我,有着不同的态度

·

1 min read

整理文档,发现了我在2017年,也就是离现在六年前,写了一篇博客还没有发布,是关于早起的。忽然觉得很有意思,30多岁时看待时间的角度,和现在40多岁时还是有些不同,值得记录一下。

那时的我,小孩刚刚一岁,就我们两口子带娃,人在异乡,每天都睡不够觉。但比起睡不够觉,更挑战的是没有找到身在异乡的个人方向,或者说是人生价值。

我当时还在自己的第一份新西兰工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而是市场运营兼打杂。养家糊口基本OK,但那并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而我真正想做的,我有能力在异乡重新开始吗?一切都是问号。

不确定性的最大附产品,就是焦虑。作为一个现实+理想主义者,我不是太怕这种焦虑。我知道我可以找到方法和方向,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仍然有焦虑:我没有足够的时间。

当时我的工作,是买断了9-5的工作时间的,基本没有任何摸鱼的可能,远程办公更是痴心妄想。下班后需要买菜做饭做家务,夜里需要照顾小孩。我知道要想改变现状,任何尝试都需要付出时间,但我没有足够的时间。

所以我当时开始想各种方法,来抠时间。我仍然不想放弃自己原来喜欢做的内容输出,所以我用GoPro在上班的路上录视频,用清早去到公司前的十几分钟,在没有开门的咖啡馆桌上录播客。为了保持精神状态,我在寒冬洗冷水浴。我在等公车上班的几分钟,用录音笔练习英语,录下自己的语音,在公车上听,并自己纠错。

所以我也琢磨过,如何减少睡眠时间。下面的贴子就是我当时的一些想法。现在来看,很多想法都已经不再可行。有意思的是我当时在将一些牵强的行为合理化。

可能这就是记录的价值:可以知道自己当年如何傻逼,并保留未来的自己认为现在我是个傻逼的权利。

话说回来,如果现在,在我41岁时,要说几条关于睡眠和早起的感受的话,大概是这几条:

  • 睡觉、吃饭、运动,这三件事在任何阶段的优先级都是最大的。

  • 不要刻意早起,而是要刻意设计一个系统,来增加自己自然早起的机率。

  • 能多睡觉,是身体的福分。

  • 在床上刷手机不是休息。

  • 保持连续比单天做到完美更重要。


我在2017年(距今6年前)对于早起的一些心得

早起更多是一项感性的事,而不是一件理性的事。如果你前一晚多次被吵醒,严重缺乏深度睡眠,那么可能早起会没有基本的条件,但大多数情况,早起是动机驱动的。如果你要参加高考或是要第二天要出门赶飞机踏上规划已久的旅行,你再怎么晚睡,也一定会早起。

早睡早起,更多只是一项理想的状态。很多人臆想中自己的早起,是10点睡觉并马上入睡,第二天5点自然醒,精力十足,感觉可以征服世界!真实情况往往不是这样。可能对于一些强自我驱动,或是特别精力充沛的人来说。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睡眠时间,但绝大多数人每天只需要九到七个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的。低于这个时间,你的状态,自然会受影响,咖啡和能量饮料,只是治标不治本而已。我曾经听施瓦辛格的一次访谈,采访者对于他的高效率惊叹不已,甚至觉得他不用怎么睡觉(这也是大多数美国成功人士经常表现出来的一个特质)。施瓦辛格说,他现在不管是在哪一个时区(经常旅行的商务人士),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入睡,然后6小时之后醒来。但他补充说,别忘了现在他已经60多岁了,在他2、30岁的时候,平均每天要睡9个小时。

在《奇迹的早晨》那本书里,作者的早期经验是,起床第一件事,先喝一大杯水,而不是去喝咖啡。水可以弥补你一晚上睡眠挥发的水分,让你全身的细胞能够活跃起来。第二件事是马上去浴室刷牙,口腔变得清爽时,你的头脑也会逐渐清醒过来。然后就可以开始你的晨间旅行仪式了。比如锻炼,冥想,写作,阅读,做计划等等。

作者还有一条重要心得,如果是使用手机闹钟,千万不要去按那个打盹的按键。不管是打5分钟,还是10分钟的盹都不行。按下打盹键意味着对时间的妥协,这样的习惯会让你起床的意愿变得越来越薄,最后变成一个空谈的笑话。以狗熊的经验,你甚至可以偶尔错过闹钟,但打盹键越早停止使用越好。

但以后狗熊个人的经验来说,这些都是具体的执行技巧,要做到早起,真正的关键,是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早起是为了做什么?为什么需要早起?明确这个问题的答案,你才真正具备早起的动力。比如狗熊自己,白天有固定的工作,晚上需要回家带娃陪伴家人,小孩睡觉后,需要做些家务或者是做其他的事,真正可以用来自我提升学习成长的时间非常有限。这种时间相当于时间管理里的重要不紧急象限,是最容易被忽略但又最重要的时间。我已经把上下班路途时间利用到极致(在这段时间和阅读,写作,甚至会录制视频),但我还是缺乏一些整段的独处时间。所以早起半小时或者1小时,可以为我赢得宝贵的这段时间。如果你也要早起,那么你要问自己,早起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很多没有经验的计划执行者,都会把做计划和执行想得特别简单理想化。他们会花大量时间准备出一个细致周密的计划,也会认为做完计划就是执行了一半了。而当执行时碰到困难计划中断或受阻的时候,就会觉得计划的完美性受到破坏。而失去了动力,最终计划不了了之然后放弃,我曾经也有过这种状态,但现在我明白:要养成一个习惯,不在于短期内每天都能够完成计划规定的事情,在于长期有一个成长的趋势。第二周如果比第一周多一天早起,哪怕第一周只实现了早起一天,第二周两天,你也比原来有进步。有了这种长期思维,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并不用对自己那么狠。比如洗冷水浴这件事,我已经坚持了半年,目前是南半球的冬天,最湿冷的季节,我仍然每天早上冷水浴,听起来对自己够狠的是吧?其实完全不是。我没那么强大的意志力,也没那么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