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恐怖片《起跑线》
在带Molly回国探亲的飞机上,我看了部关于孩子教育的印度电影:《起跑线》。这是一部印度式喜剧片,但对于很多中国家长来说,它可能得算做是一部恐怖片。
电影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也非常容易让中国家长们产生代入感:服装店老板拉吉和妻子米塔最大的心愿是把女儿送进全德里排名前五的学校。作为从平民阶级努力成为了新富的拉吉一家,竭力要将自己融入更高的社会阶层,为此,他们买学区房,办派对宴请邻居,将全身用名牌武装,找私人顾问咨询,但在入学名额上,头脑灵活的拉吉却频频碰壁。最终,他们家想出了一招:伪装成穷人,骗取少量分配给穷人的教育名额……
印度电影《起跑线》,对于家长来说至少是部惊悚片
这部电影和其他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印度电影一样,切入了一个现实且严肃的题材,用大胆且幽默轻松的方式来讲述严峻的现实,在欢笑的同时,也有一些让人难忘的台词,比如:
政客们夺走穷人的土地,富人们夺走穷人的权利!
不惜一切送孩子进好学校是想做一个好父亲,但如果都不是一个好人,又怎么算是个好父亲呢?
更多关于电影本身的细节,我就不在这里啰嗦了,感兴趣的话,不妨去看看这部电影,如果你是家长,一定会有很多地方有共鸣。
我想提出的问题是:作为父母,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是竭尽全力,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而晋身名校,还是让孩子发挥自己的童真与天性玩耍,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
儿童乐园里的打工少年
回到老家昆明之后,我和家人带着 Molly 去公园玩,在公园里有一个儿童游乐场,属于那种中国山寨风的游乐空间,有着像是小型过山车、碰碰车、旋转木马等嘉年华式的中国制造游戏设施。可能是因为对于城中村搬迁居民的补偿,这里的设施都是由当地的村民维护和管理的。很多游戏区域,进行设备操作的,都是看起来初中左右的少年。
Molly 在这里玩了各种游戏项目,比如名为“中国龙”的过山车,速度还非常快,到第三圈时,她还被吓得大哭。
这样一个对于安全要求还挺高的游戏设备,操作员就是一个典型的初中年纪的男孩。看着他来给我们确认安全带,我还真有些小紧张。
目前正是暑假,也许这些孩子们只是来打个零工,挣点零花钱,之后还要回学校上班。但也许他们就会一直在这里打工,按一下按钮,拉拉安全带,这样就可以赚到钱,比上学容易多啦!干嘛要上学啊?
在我身后的,就是那个操作“中国龙”的少年
生活不是电影,不会有那么多突然的冲突,让你的人生产生戏剧化的转变。生活对人的改变往往是漫不经心,但却会是现实且残酷的。
比如,你可能刚上班不久,你的同事前辈会说公司的大客户人很好,经常请我们的同事们吃饭,一起去吧!你去了,喝了酒,大客户送了个手机做礼物,你紧张地不敢要,前辈说没关系收下吧。过了几天大客户又请你吃饭,你去了,在频频劝酒时喝醉了。醒过来,发现自己和大客户睡在一张床上……然后不知怎么,过了几个月,你就成了大客户的小三。——这是常见的电影情节。
或者,某个少年可能刚入中学不久,家里是农村背景,钱倒还有一些,但父母都没什么文化,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每天少年被学校的繁重作业、课程弄得对学习没啥兴趣。父母只对他说,你要好好学习,以后才能考个好大学!似乎入学好大学,就是人生的终点一样。某个假期,他去帮忙照顾村里的游乐园生意,一个暑假,他拿到了 1000 多块的零花钱。哇!原来赚钱其实那么容易啊,按一下按钮,拉拉安全带,这样就可以赚到钱,比上学容易多啦!干嘛要上学啊?学习的动力越来越弱,终于,少年辍学了,并如愿以偿地开始打工,在游乐场成为一名全职的操作员。
然后故事可能有两个方向:1. 少年一直在打工,一直做着按按钮,系系安全带的工作。几年过去,他当年的同学已经大学毕业开始工作,他还在做这样的事,赚同样多的钱。2. 少年在游乐场边干边学,后面接手了游乐场的生意,成为了一个小老板,慢慢赚到了很多钱,成为了新中产,哦不,准确地说应该是小土豪。然后他的孩子长大,他意识到自己受教育所限,也想竭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找一个好学校……
可能我想得太多了。
富人是怎么带孩子过暑假的?
在安东尼·罗宾斯的《Money: Master the Game》那本书里,讲过一个美国某财团家族是如何给孩子过假期的。他们家的孩子们在每个假期,都要做两件事:第一件,是参加家族的生意谈判或是商业会议,出席那些真正所谓“高端”的场合,让他们了解很多事物与项目运作的方式。第二件事,是去餐馆或是其他普通服务场所,打最辛苦,最低阶的零工,比如倒饭菜垃圾,或是清扫厕所之类的工作。每个假期都是如此。
那些所谓“最怕就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的励志鸡汤,其实都是没有打到靶子上的乱枪。上面提到的富人小孩之所以努力,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个真实世界运转的规律,也知道了底层社会生活的残酷。他们还知道了,如果想要保持自己留在已有圈层,就必须努力,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其他方面。
而富人和穷人教育孩子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富人的家长有能力让孩子去体验自己圈层的生意运转机制,也能狠心让孩子去最低层受苦;穷人的家长自己已经受了很多苦,不忍心孩子受苦,而鼓励孩子努力的方式也仅限于“你要好好学习,才能考一个好大学”。
别误会我的意思。我不是说穷人就一定教育不好孩子。这个世界永远不是绝对的。绝对的只是概率。富人和穷人的教育行为,有大概率是按上述方式进行,如果是普通程度的孩子,人生必然会受这样的教育影响。那个在游乐场打零工的少年会成为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吗?这种概率虽然有,但微乎其微。而如果是地区高考状元,就读了一所名校,十几年后成为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的机率,就要比前者略高一些。但是也有少数的天才,他们的才华会突破社会阶层的屏障。“有的鸟羽毛实在是太过闪亮,无法掩盖它的光芒。”如果身为人父,碰到那样的孩子,真是要竭尽自己的全部能力,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梦想。
陈凯歌的电影《和你在一起》,就讲述了一个父亲竭力帮助儿子实现音乐梦想的故事
高考第一的尖子生,如今活得怎么样?
回来之后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他的同学,当年高考的第一、二名,如今一个已自杀,一个在家单身蜗居刷剧沉沦。我觉得这事挺有讨论的价值,于是就在微博和朋友圈里发了一贴:你们班当年高考的第一名,如今在做什么呢?
部分回答截图
回答各种各样:有做公务员的,有继续做学霸的,有在国外发展的,有在大公司拿高薪的,也有做教员的。当只看到一两个身边人的例子时,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太匆忙,甚至有些反智。但如果回复较多,看多一些反馈就会发现:哪怕是再畸形再不完美的教育,也好过不受教育。哪怕是问题再多的考试排名系统,也是考试排名前列的未来大概率要优于排名靠后的。虽然关于发展,我们大都只看到年薪、就职公司排名等数字化的指标,不知道他们是否生活得开心。
还有一点挺有意思:从留言发现有至少40-50%的当年高考第一名,之后都会选择出国留学或是工作的路径。
结论是……没有结论
以上,是我带 Molly 回来三天的感受。从《起跑线》开始,到公园游乐场的打工少年,再到对于高考第一名的发展,拉拉杂杂,三件事情,都和教育有关。结论是什么呢?并没有结论。
教育这个问题太过庞大,无法用一篇短短的文字来讨论清楚。它又太过于具体,每个人对于教育的理解和标准,都不一样。对于我来说,我之前一直认为教育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事,是需要自己去寻找目标,并为之努力的一件事。但有了自己的小孩之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之前的理解过于天真,也过于片面。
文章开始时,我提出的那个问题:作为父母,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是竭尽全力,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而晋身名校,还是让孩子发挥自己的童真与天性玩耍,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到了现在,我仍然不知道什么是确定的答案。Molly 还太过于年幼,她的人生会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没有人能说得清。她会有着什么样的天赋值得去培养,我们现在也还不知道。也许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父母会担心和焦虑的一个根本原因:我们都在为孩子的未来负责,而这个未来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我们只能尽力去创造最好的条件,让孩子的未来,能够大概率地“成功”,或是“幸福”。
华盛顿的名言:教育是开启自由之门的钥匙
如果硬要说我在经历了上述问题的思考后,有什么样的结论的话,可能会是这样的:
我们自己的未来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很难预测,更何况孩子的未来?至少,考一个好的大学,只是人生的某一个起点,而绝不是终点。如果把要问的问题从“想让孩子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变成“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回答后面的问题为目标,来作为教育自己孩子的基准,并保持家长自我的学习与提升,可能才是面对这个飞速前进时代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