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熊周记 Weekly Retro - 2019年第36周 / 狗熊有话说

狗熊周记 Weekly Retro - 2019年第36周 / 狗熊有话说

·

2 min read

linus-nylund-SfdwxMA5VIM-unsplash

每周狗熊写的中、英文短贴里,值得再次回顾与分享的内容,都列到了这里。这是一份我的每周零散心得与学习收获的汇总列表,只要五分钟,就可以获得我一周的收获。请于博客 voice.beartalking.com 查看完整内容


读完书后大部分内容忘了怎么办?

本周读完了Ray Dalio的Principles,读的是有声书版,因为内容本身“太干”,加上有很多经济学和商业语汇,我阅读本身过程的吸收有限,大概只吸收了全书内容的20%。

但这其实很正常。任何人读任何书也不可能100%吸收,关键在于之后如何进行拓展。

以 Principles 这本书为例,读完后虽然我大部分内容并没有get,但我也有自己处理这种情况的“原则”,所以完全不会不知所措或是感到挫败。因为我知道再经过几个小步骤,我对于这本书的理解,足以能够和任何逐字逐句认真钻研的书虫交流。

发现很多朋友以为阅读高手就是指读书读得快,或是读书一遍之后就有很深的理解,这只是其中一面。真正的阅读高手,还包括挖掘书中关键信息,进行research的能力。


反击负面评论的思维局限性

这几年我在微博上学到很多东西,但也有一些值得反思和改进的东西,比如面对负面评论的态度。

任何人如果社交网络到达一定数量,一定会有很多负面和恶意评论出现。这一点在我的微博和播客粉丝几年前到达五位数时就很明显了。我一开始的处理法则很不错:大都无所谓,然后看看是不是的确有什么地方自己可以改进。

后来关注了一些微博大号,比如和菜头、鹦鹉史航,他们对待负评就很碾压,都是一一转发并还击。特别是史航,他还去看看留言的人近期几条微博,针对其内容和逻辑进行反击,碾压效果更好,围观起来很过瘾。于是我也开始这样去做,效果当然也很好,各种围观好评。慢慢我对待负评的思维模式变成了一种看到好素材的狗仔模式。一看到负评,我第一反应是:这有没有还击并引起更好传播效果的价值?

今天反思,忽然发现这种思维模式的局限:

  1. 还击负评的价值,是以传播效果优先,而不是以我对自己的改进和提升为优先。
  2. 就算这种还击锻炼了我的(键盘)吵架能力,算是提升,但这种提升的价值是最大的么?
  3. 长期来看,它让我形成一看到负评就准备还击的应激反应,让我得意于他人的围观,炫耀自己的键盘吵架能力。

如果我想以文字作为自己的职业主线,如果我想以运营自己的社交媒体作为主业,那么对负评吵回去,是个好策略。如果我想改进自己的能力,以提升自己产出的内容品质为价值,那我需要改变自己面对负评的思维模式。用Ray Dalio的方式,我需要创建一条面对负评的算法。

目前我想到的负评算法是,当碰到负评(生活与工作中,口头,文字等任何形式)时,我的步骤:

  1. 我可以学到什么?
  2. 我该如何处理它?忽略?回复?分享?

例:我在YouTube的一个书评,一条留言是:“你做这种节目,戴个墨镜合适么?”

  1. 克服标签化的思维,比如“不能戴着墨镜讲书”;
  2. 删掉它。

复盘工作中的首次 Showcase

今天完成了来到新公司的首次Showcase(就是当众汇报和演示项目工作,是敏捷开发里每个Sprint的重要环节。国内好像翻译为路演?),算是一个新成就get。以往的开会和workshop,都只是交流具体的工作,不涉及到汇报,而今天的Showcase,一共有20多人,包括总公司CEO,我们公司CEO,产品总监和其他一堆项目经理。我的部分只有5,6分钟,但却压力爆棚。昨晚连做了两个梦都是关于这个Showcase的。

结果是:效果非常好。在讲述设计改进的部分及数据支持时,大家一起鼓掌。之后我回到工位,还陆续有同事来拍拍肩膀说分享得很不错,下班时同事说再见时也都说Bear今天的Showcase 很不错。

我从中学习到的第一点是:数据及其重要。给自己的工作找到一种衡量价值的指标,任何工作都可以有指标。用数据来说话最有力。(数据 - 逻辑 - 感觉,效果依次降低)关于数据的重要,看我上一条分享。

第二点:认真准备,花时间把内容充分消化吸收,然后语言(英文)就不再是问题,而且可以很自然,且自信。另外一种准备方式是写下来要讲的内容,但这是备选的方式,沟通最有效的还是充分消化再放松地表达。

第三点:我老板的确很有leader的气质(他不懂中文也绝不会用中文社交媒体,所以他肯定看不到这条,只是我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这个Showcase不是我直接参与的项目,其实是他做了95%的工作,但却让我来做展示。我的理解一是出于锻炼的目的,二是强调成就是UX team(我们团队)的协作,而不是个人的作用。这是leader的气度,值得学习。


关于生活中的动量

这两天家人生病,自己也有些病,加上工作超忙,就没怎么读书了。按照以往的经验,一周左右不读书,就很容易一个多月都读不完一本,也就是失去了阅读的动量(momentum)。

除了读书路,健身、学习、创作都是这样。高手会注意保持动量,很多好莱坞的导演在一部电影还在后期制作时,已经在筹备下一部作品了,这样可以一直保持创作的动量。

动量一旦建立,就很容易坚持。比如读英文书这件事,开始时我三个月一本,拿起书来就打哈欠,目前可以一月三本,也不会感觉那么消耗精力了。 你做事情时有注意动量该如何保持么?来探讨一下?

(续)昨天聊了动量,还有个例子:我一年前开始有意识地运营自己在技术领域的英文人脉资源(真讨厌“人脉”这个词啊),如今已经有一批可以经常互动的设计师朋友,也不时有洋人发私信约咖啡(他们更喜欢reach out),甚至还有客户发来需求问是否接活儿,而我的英语也还是那种烂水平。需要特别认真运营吧?很花时间吧?其实也没,目前也就一周发两三条英文贴讲讲自己工作的感悟,偶尔和其他设计师线下约一下咖啡交流一下而已。因为已经有了动量。

但在一开始时是需要策略的,不然你也可以试试,建好LinkedIn的档案后肯定一脸茫然:怎么拓展人脉怎么找工作啊?

具体策略不知道有没有人感兴趣,就不展开讲了。如果对于如何用LinkedIn拓展本地职业资源的话题感兴趣的人多的话,我可以找时间具体再聊聊。


本周读完的有声书

在通过有声书的方式读完了大部头的 Principles(《原则》)之后,我又挑战了两本以前觉得根本不适合用有声书的方式月阅读的书:Chi Running(太极跑)和英文版的《孙子兵法》。已经可以出一个教程了,关于如何使用有声书的方式阅读,特别是英文书,听不懂怎么办,如何进行与阅读同步的research了。

“太极跑”的英文有声版是作者讲解,注重实践,适合戴着耳机去户外一边听一边跑。

孙子兵法英文版就有意思了,里面穿插了很多中国战争典故,什么孙膑庞涓之类,但听着洋人用没有平仄的音调念着这些名字,感觉像是听“真人快打”的过场动画哈哈。另外兵法本身用英文讲起来一大股绝地武士的气质,各种金句,非常出戏。

对于想要通过有声书读英文书的朋友,还是我在“高效阅读”里给过的建议:开始时先选择非虚构类书籍,不要选虚构类书籍。因为线性发展的虚构类书籍,你走神10分钟,就很难追回到情节上了,只能回听。回听两三次,信心就没了。

友藏的正能量

老友友藏回国探亲,在湖南老家做了一件很暖的事:在微信里发了一位带着孩子在夜市摆摊手机贴膜的妈妈的照片,请大家给打几块钱,然后48小时后去转给这位妈妈,鼓励她积极的人生态度。一百多位朋友给他打钱,最后汇集了3888元,去贴了一张世界上最贵的手机贴膜。 反正我是被激励到了,这样的vlog,有了当年的友台气质:传播互联网正能量。 点这里观看 youtu.be/9lDeM32kKec


三年前的视频

三年前的2016年9月7日,我做了个视频vlog,叫做“从自由职业到上班族收获了什么?”。时隔三年,感触还是原来那个:上班切换赛道重新开始,最大的收获就是“初学感”。当时是对于上一份工作的复盘,工作性质和我13年前还没创业还在打工的感觉差不多,很多东西在重复,那我的收获是什么?我当时的结论是“初学感”,而且更多是从语言和环境的角度。

时间快进到现在,在Les Mills Media的工作已经干了快三个月,学习与实践的速度比上一份强太多,从marketing再次切换到体验设计,继续保持初学感。

除非你永远不出门,永远在自己的家,否则你总要经历客场,那不如从现在开始,用初学者的眼光对待生活。

PS. 当时的眼袋巨大无比哈哈😄 youtu.be/-6hpcclOXkc


Data, data and data!

As a designer, if you want to impress people via social media, make some design concepts. The more Dribbblistic, the better. But if you want to impress your team or your clients and push forward the progress, show them the data. Set a benchmark for the previous performance, and find a way to measure the performance after. Data is much more convincible for making decisions, and it is also a universal language to keep everyone on the same page.

But, how to measure the performance of a design?

Here's an example: my colleague optimized the design of a page and set up a Yes/No survey on the page to measure the feedback. Before the change, 60% positive feedback via the survey, after the optimization, it raised to 80%.

That's so easy to understand for all internal team members. Don't need to explain the design principles or other fancy things, just show the data.


Masterclass of IDF

Took the masterclass of IDF: Disruptive design by @Kevin Bethune, and learned heaps of useful tips from an expert. Kevin is a former TED speaker and former design executive at Nike and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Designers know the triangle of business, technology, and design, that they are for 3 questions: Can we win? Will it work? Does it better? A designer will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uture of tech, which means we need to prepare for that.

Trends of tech are too fast to chase, though there are some frameworks for keeping up with trends, I think we can keep the basic principle: how do we humanize this tech? That's the value of human-centric design.

Also mentioned two reports and a great blog in the session: "Internet Trends Report" by Mary Meeker, "Design in Tech Report" by John Maeda and the blog: design.blog. Added them to my reading list too.

Took some note for the session, and good to know what's the next step to do if I want to dig deeper about Disruptive Design. Thanks, IDF for hosting the masterclass and thanks to Kevin for the insightful session!

interaction-design.org/literature/article/h..

Did you find this article valuable?

Support Bear Liu by becoming a sponsor. Any amount is appreci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