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狗熊写的中、英文短贴里,值得再次回顾与分享的内容,都列到了这里。这是一份我的每周零散心得与学习收获的汇总列表,只要五分钟,就可以获得我一周的收获。请于博客 blog.beartalking.com 查看完整内容
TechLead
前google TechLead,在Facebook任职TechLead,在YouTube做了个频道叫做TechLead,讲各种技术人士(主要是硅谷程序员)的职场经验分享,挺好的,60多万订阅观众。
然后就被Facebook开除了,而且是当天生效。理由是他做了个Youtube频道且频繁说他是前Google员工,且该频道盈利化。
做社交网络的公司并不一定也喜欢社交网络。
关键是这哥们几个月前刚发了个视频,说他离婚了……先离婚然后被开除……
然后他做了个视频,并用此事给自己的赞助商SquareSpace打了个广告,主题是“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也是佩服。
Everything is Fucked by Mark Manson
在借书到期前五小时,读完了Mark Manson的《Everything is Fucked》,巨牛逼(书真是非借不能读也)。原先我以为这只是因为他的上一本书《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uck》很畅销,所以续写的续作,可能没啥特别新的东西,结果一读就发现,从深度到广度都完全超越了前作。
Mark在讲故事方面的能力在非虚构类作者里绝对数一数二,几乎是格拉德威尔的级别。开篇的波兰二战英雄普拉斯基Witold Pilecki 的故事就酷到飞起(人类历史目前已知唯一一个主动去奥斯维辛集中营策划救人,然后还逃出来的英雄)。后面更是将培根、尼采、叔本华和柏拉图的思考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得绘声绘色。最打动我的故事之一,是1963年自焚抗议独裁统治的越南僧人Thích Quang Duc。
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宗教部分的章节。
这么说吧,如果说要了解人类的历史,必读《人类简史》的话,要了解自己的内心,必读《Everything is fucked》。
iPad as a productive tool
Playing with my new iPad for almost a week, and found it is super productive at work and for personal learning. I use Goodnotes to take notes during meetings, which also allows me easily drawing concepts as lo-fi design before formal design. Also use it to take note for the IDF design course I'm learning. I used to take notes with laptop, which was definitely not as good as writing (and drawing) notes down.
Also exploring the way of digital drawing with Procreate app. There are other drawing apps available, but found Procreate is the best.
For video editing, it is also quite handy: I shot some video footages of the Sydney trip with my iPhone. On the plane fly back to Auckland, I edited 3 vlogs with the iPad, using the app Videoleap.
Still exploring the best practices of using iPad as a productive tool. Any suggestion or thoughts?
David Carson
Exhausted after a 5-hour customer journey workshop, and then found that David Carson accepted my LinkedIn invitation. That made my day. I heard his name from my boss as an inspiration of designers. David is one of the top graphic designers of the world, and is best known for his innovative magazine design, and use of experimental typography. Can't believe you can connect design heroes such as David with just a simple invitation. For the people with curiosity and ready to reach out and explore the world, it is the best time.
使用问题进行沟通
今天上午参加公司的领导力培训第四期:giv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给出反馈与接纳反馈),具体技巧什么的就不说了,其中有个环节:观看一段视频,然后角色扮演给予反馈。
视频是一个小伙做产品演示,基本上犯了所有演示时会有的问题:没准备、过多肢体动作、讲得含含糊糊、照着PPT念。如果是你要给这个小伙反馈,你会怎么做?
我发现有意思的是,中文语境里我们都不常用“反馈”(feedback)这个词,我们会说“建议”、“意见”或是“想法”,其实这些描述本身就有些主观了。
按照几年前我的习惯,一定是马上跳到建议环节:“小Pete啊,你的演示挺好的,只是肢体语言太多啦,如果可以blabla就好啦!加油哦,你行滴!”
现在作为设计师(这里是广义的设计师),我会用一些问题来开启对话,获得更多上下文(context)信息,然后让对方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我会问:“Pete你如何看待这次演示?你觉得这次演示的目的是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是否达到你的目标了?你的准备过程是怎么样的?有哪些环节你觉得有困难?你需要帮助吗?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等等。
其实作为设计师,最好的方法是展示:“嘿Pete,我把你演示的过程录了段视频,来一起看一下?”
从改善别人提升表现的长期目标来说,可能直接说教加命令的方法是效率最低的(因为说了不一定会听),但确实最常用最本能的方法。如果在儿童的教育方面,这种方法绝壁是最没用的方法,但依然数千万的家长在这么做,可能是他们不知道其他的方法吧。
元能力
最近一两周的状态:上班8小时,基本4小时处理用户体验设计的实际问题,3小时用来沟通和信息处理,1小时运动和吃饭,工作时基本全情投入(除了周五下午的啤酒时间)。下班后用1-1.5小时自学IDF的UX设计课程。其他个人的项目,如阅读/做播客和家庭时间照旧。
但还是越深入越觉得需要提高的地方太多,不论是沟通/观察/表达与演示这些元能力,还是具体的UX设计能力,比如组织workshop,目前还是我的恐惧领域。
下周开始增加和本行业的设计师沟通的频率,这一点以前没工作时还做得不错,现在入行了反而还落下来了。甚至试着组织一些小型的workshop锻炼。
现在发现元能力比技术能力真心重要得多,以后详细说说。
合同工的事业规划
我们的父母一辈生活的一大部分时间曾经生活在不确定中,所以确定性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比如工作,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就业的首选。而当年青人有更酷/更有时代特色的职业选择时,可能就会很难理解。
其实对于年青人来说也是一样,你生活的环境,不足于提供认识所有事物的经验。切换一个环境或是文化背景,可能就会遇到老一辈人遭遇的问题:只能用已知的知识框架,去理解未知的问题。
之所以有这个感触,是因为和新来的一位设计同事的聊天。这位大叔已经是两个已工作孩子的父亲,奥克兰人,在悉尼工作了18年。冲浪二十年,身材有型,人狠话不多。
主要的一点是:大叔是contractor,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合同工”。其实在国外,合同工是很多人很羡慕的职业路线,因为同样的职位和资历,合同工的时薪至少要比正式雇员多一倍,他们的合同短的话2-3周,长的话6个月,虽然没有一些雇员福利,但赚的很多,还有间隔的假期。之前我团队的项目经理就是干完6个月的合约后,去古巴开船调节一下,再继续下一份职位,她都快40多岁了,还这么潇洒。
我想说的是,在国外,“事业”或是“职业规划”这个概念,是一辈子的事情,而且随时可以做出改变,与年纪虽然有关,但却没那么大的关系。而且稳定且可信的reference,也确保contractor能找到工作,公司能找到可靠的contractor。
这就是新的认知,以往以我在国内的经验,我会认为40多岁还在做合同工,没有带团队,3个月后就没工作了,这也太不靠谱了吧?但如果实际情况是,合同工赚的比带团队的人多,同样时间上下班,干嘛不呢?
公园里的UX文案写作范例
公园里,看到奥克兰council的提示牌,非常有水平的文案:
- 这里环境里有很多小鸟们可以吃的自然食物
- 比起面包,谷物和种子更利于小鸟们的消化
- 如果要喂鸟,请在草地上喂,不要扔进水里,面包在水里腐烂会滋生细菌,可能会导致鸭子们生病。
不直接禁止,而是给出建议,也有相应的理由。
我的感受是,诉诸理性的交流与诉诸感性的交流,适用于不同的人群、文化背景和教育环境。
沟通时有意识地选择适合的表达与侧重点,很重要。
这个牌子可以算是UX copy 写作的一个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