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休假为了遛娃,我办了几张卡?

回国休假为了遛娃,我办了几张卡?

·

1 min read

pexels-photo-870902

作为来到新西兰才两年多的狗熊一家,每年存够年假回国几周陪陪家人,是我们家的一件大事。回国要准备的事情很多:订机票时要考虑好作息时间,订酒店时要考虑好环境、时差和其他因素(千万别弄得像中国游客在瑞典一样,丢人现眼还自我折腾)……带着小孩出门,太多太多细节需要考虑。但只要回到国内,我们就过上了不要太舒服的日子:外公外婆天天开心地带着Molly出去玩,我们也终于有点自己的时间可以见见朋友,发发呆,看看电影吃吃饭什么的了!

在回国几天,时差饮食调节过来之后,我们发现又遇到了一个新难题:可以带小孩去哪里玩呢?

新西兰遛娃 vs 国内遛娃

在新西兰的时候,周围的社区和公共场合会有很多可以带小孩去的选择。比如图书馆,每周固定有一两天上午,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唱歌。如果天晴的话,各个区域都会有露天公园和儿童游乐场,设施绝对不豆腐渣:秋千别说几岁十几岁的小孩了,连一百多公斤的超重量级胖子都可以上去甩几下。不同的社区还会有 Play Group(真不知道该怎么翻译,兴趣小组?),有的是唱歌,有的是纯给小朋友玩,都可以去参加。这些还只是工作日的活动,在周末时,带孩子出行的选择就更多了:可以开车去海边,玩沙晒太阳户外烧烤冲浪,或是选择市郊的短途徒步线路在树林或海边走个 1-2 小时,也可以去市区里参加博物馆美术馆之类的室内活动,或是直接去其他郊区的农场,和鸡猪牛羊来个零距离的接触……我们家 Molly 现在两岁不到,虽然去玩的选择还很有限,但至少也可以做到一个月的周末都不重样了。

IMG_4559

有时就在家门口逗逗来串门的猫咪,也挺好:)

而更关键的是:这些可以遛娃的地方,大部分是免费的!图书馆、公园和露天的儿童游乐场,都是纯免费的。室内的 Play Group,通常只是象征性地收 3-5 纽币(相当于人民币 15-25 元左右)的费用,还经常含咖啡和茶饮。海边的蓝天白云和户外自助烧烤架,都是免费的;市区的“遛娃圣地”博物馆对于市民全免费;一些室内的娱乐场所会收费,比如我们家附近的室内游乐场“小松鼠”,每次 12 纽币的费用(约合人民币 55 元)可以玩一整天。像是郊区的农场大概会有 20 纽币左右的人均收费,已经算是很贵的遛娃选择了。像是奥克兰动物园,我们办了一张家庭年卡,100 多纽币,全家 3 口可以一年内无限次去,无比超值划算。

IMG_4201

奥克兰最棒的遛娃圣地之一:动物园

在国内休假时,我们努力找了很多地方,也咨询了不少带娃的朋友,最后却发现,在国内城市里生活,可以遛娃的地方其实选择很少。为数不多可以遛娃的地方,也有着昂贵的收费。楼下小区这种每天下楼散步遛娃的地方不算,如果我们想带着 Molly 出去玩个半天,通常就是商场里的室内游乐场、公园里的游乐空间、某些主题式的亲子场所(比如儿童游泳馆或是儿童运动馆)。其他像是爬山啊,徒步之类,因为交通不方便或是设施不健全,并没有很多适合 1-3 岁小孩的选择。野生动物园算是很合适带小孩去的地方了,但因为昆明糟糕的交通,直到我都返回奥克兰开始工作后,家人们才终于去了一趟。

在少量的选择之下,是昂贵的单次开支。我们带着 Molly 去的地方,大部分都需要收取每次超过 100 元人民币的入场费,很多地方甚至需要 200 元以上。比如家旁的室内游乐场,和新西兰“小松鼠”这种同样水平的空间,单次收费 99 元人民币。如果是周末带孩子出门玩半天,加上停车费,吃顿简餐加点零食,单次开支轻松超过 200 元。如果是两个家长一起出门,再买点玩具给孩子的话, 一个周末半天花掉 300 到 500 元很正常。这样一算,一个月出门哪怕就 4、5 次,也得花掉大约 2000 元人民币。

IMG_0371

国内遛娃大多在商场里,硬件不错的环境收费也不便宜

这是正常的吗?我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都询问了一下,结果是这样的:

WechatIMG1625 WechatIMG1626

根据大家的反馈,在二线城市以下,像是杭州、昆明、呼和浩特这样或是更小的城市,周末出门遛娃,每次 100 元至 300 元,或是平均 200 元左右。

在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深圳,每次出门最低 300 元,平均大概在 400 元左右。

当然也有朋友说出了隐藏的真相:“娃还小消费不大,问题是娃她妈……”

Screen Shot 2018-09-16 at 2.31.29 P

嗯……你知道得太多啦!

我得说这位朋友知道得太多啦!

用办卡来降低支出?

几乎所有我们去的游乐场所,都有个共同的营销策略:鼓励你办卡。基本上如果你通过办卡的方式消费,平均下来每次的消费只相当于单次费用的 1/3 、 1/4 或更低。

于是,我们依次给 Molly 办了家附近商场的“梦想计划通行证”、“宝贝乐园证”、“小小运动馆通行证”、“公园游乐储值卡”等一堆各种卡。随便一数,就是五六张。

WechatIMG1628

其中一部分遛娃卡

还有比较精明的商家,会将这些松散的亲子付费场所资源整合起来,用“年票”的形式来团购。用“免一次”的方式来鼓励宝爸宝妈们去新的场所,也可以提高这些场所的客流量。不过我关心的是在这种年票推广册上印出来这些场所的单次收费,都是让人很心疼钱包的额度啊……

WechatIMG1629

换个角度考虑问题?

所以熊爸你写这些是想帮我们省钱么?

其实……并不是。因为我自己这次回去,发现很多育儿类大 V 支的招,其实都不接地气,不太实用。我们家自己实践下来,也没能省下什么钱。

如果要“尽量省钱地遛娃”为目的,结合上面提到的这些经历,你可能会和我一样,会通过办卡啊,少买东西啊这些方式来节约支出。比如下面这两位留言的妈妈,就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Screen Shot 2018-09-16 at 8.30.35 P

我是想说,如果以问题产生的层面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如果能以高于问题层面的思维来考虑问题,会有更根本的解决方法。

在熊爸曾经和大家分享过的书《How to Raise a Wild Child》(如何养一个野孩子)里,提醒了我们关注一个现实:在城市化发展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我们的孩子更是远离自然。那么,是不是可以在遛娃的选择时,多加入一些可以与自然接触的选项?其实让很多人会惊讶的是,哪怕在像北京那样的巨型城市,驱车两小时左右,也可以去到与自然接触,甚至可以看到星空的地方——这是北京天文馆朱馆长说的。

22749747

《How to Raise a Wild Child》(如何养一个野孩子)

带孩子去游乐场之余,是不是也可以去那些凝聚文化气息的地方,让孩子们再多一些接触这个世界的层面?博物馆、天文馆、美术馆,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可能只是十几分钟,但只要孩子们的生命里有习惯了这些场景的出现,我相信他们自然会自己培养出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当我把问题的重点从“如何节省遛娃的支出”转移到“如何让遛娃成为我们和孩子相处的高质量时间,并且能帮助她成长,帮助她更好地认知这个世界”的时候,处理问题的思路,就马上多了起来。

22

Molly一岁左右刚会走路时,我们带她去美术馆遛弯:)

只是带孩子去熟悉的游乐场打发时间,而不愿意去寻找和尝试新的选项,这其实是懒惰的父母。没有人故意想成为懒惰的父母,我们只是不知不觉陷入到了自己最熟悉最习惯的模式。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说到这里,应该强调一下:0-3岁是孩童成长关键期,大脑发育最快,接受信息最快,每天都在通过外界学习大量信息。然而,在国内3岁才上幼儿园,那这个关键年龄段孩童的教育怎么办?而在国内的话大部分孩子都是交给老人带,大部分就是在小区里遛娃,在这个有限的空间,娃这关键的3年,错失了多少学习的机会?

WechatIMG1634

我在公交车上拍到的,老人背上被紧紧束缚着的孩子

如果只是把孩子困在家里,不去更多接触自然、接触更多东西,很可能错过这个黄金时期。这样的道理父母们都懂,但问题是,可以去哪里呢?

奇怪的是,国内最普遍可以看到的免费公共空间,是小区或街头给老年人运动或活动的区域,而没有给儿童,特别是低年龄的儿童玩耍的区域。

回国的几周里,熊爸熊妈们搜索各种信息,询问朋友们,但在昆明,只找到像是植物园、动物研究所这样的有一点点“自然”气息的地方,可以带小孩去的。而实际去了以后,也发现各种设施和设计,其实只适合5岁以上的孩子,0-3岁这样在大脑发育黄金阶段的孩子们,也被隔绝在了门外。所以,并不是父母懒惰不想带孩子去博物馆、美术馆,而是真的中国大部分城市公共空间,并没有提供给0-3岁孩童玩的免费场所。

同样的问题,新西兰是怎么解决的呢?

首先是免费的图书馆活动,有老师根据孩童的年龄,带着读绘本、跳舞、唱歌,不少老人都会带着孩子去。

12 看看书架上都放着什么好东西了。

新西兰也会有专门亲子互助小组,专门提供给老人带孩子的,帮助老人一起在这个时期让孩子尽可能多接触不同信息。

WechatIMG11059

还有各种Play group,鼓励父母们带着孩子去参加,有大量的玩具提供,有绘画、音乐、图书可以选择,并且收费只是象征性的3刀,约15人民币左右。

WechatIMG11058

哪怕是和商业结合的亲子课程,譬如培养婴儿感官认知能力的 Baby sensory class 也是收费18刀一节课,是从很专业角度发展 3-13 个月宝宝的五官感知能力。

4 哇,好多泡泡呀。

一次收费才3刀的Play center,已经类似幼儿园,由父母陪同,一般从早上9点呆到中午12点,提供一顿免费茶点。里面的游乐设施孩子们都可以玩得很开心啦!

WechatIMG11065 WechatIMG11064 WechatIMG11063 WechatIMG11061

国内的父母不是不想带孩子们去博物馆或是美术馆看展览,实在是因为这些公共场馆的运营者就像是一群从来没有养过小孩,或是就没有小孩的天外飞仙,在亲子设施甚至是意识方面,几乎就没有考虑过3岁以下的小孩。除了在一线城市的博物馆科技馆对于亲子设施考虑得稍微周全一些之外,其他二、三线城市的情况大抵如此。

那么,新西兰是如何做的呢?几乎所有的展览场馆,都会有专门的儿童探索空间。这是美术馆的一个艺术展览,专门给孩子开辟出可以去玩耍的区域。

WechatIMG11069 WechatIMG11070

奥克兰博物馆,也针对孩子推出免费参加的毛利新年活动,让宝宝也从小学习不同的文化传统。

WechatIMG11074 WechatIMG11073 WechatIMG11072

在新西兰,哪怕是经济能力最差的家庭,孩子也能够得到免费的0-3岁亲子教育。

在国内,绝大多数的公共空间并没有给孩子提供足够可以免费玩耍和探索的地方,基本都是商家在做可以给儿童玩的地方成为赚钱的手段。

昆明随便一个亲子餐厅,孩子进去就是100多人民币,也就是空间很小的一个带滑梯的玩乐区域,而且所谓的儿童餐收费又是另外100多。而在新西兰,许多餐厅都免费设有儿童免费玩乐区域,父母也并不会因为带着孩子去这里吃饭就要另外出更多钱,或是给孩子买那么贵的餐,甚至是父母吃饭,小孩免费。这些餐厅更多是为了方便带孩子父母吃饭而准备,而在昆明,却是为了高价收费,以亲子餐厅为商业噱头的高消费。

WechatIMG1630

如图,“机器人中心”,一次收费360元人民币……机器人不但抢工作,还抢钱啊。如果真是机器人也好了,问题所谓的机器人,多半只是做成机器人形状的音频播放机而已。

WechatIMG1631

结语

拉完仇恨后,可能你忽然发现,这不是省钱的问题,也不是父母懒的问题,是社会没有提供相应配套设施给父母遛娃。

养一个孩子,就像一趟未知的旅程,只是在中国,这趟旅程因为种种原因,似乎要更贵一些。这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二胎政策推出那么久力度那么强,但响应却那么有限:他们还没有把路修好餐厅旅馆加油馆建好,却只是全力招呼我们这些自虐游的“赶紧再来玩一趟吧”,鬼才会响应啊!

当然话又说回来,生养一个孩子,对我们最大的改变和帮助也许也正是这一点:这趟未知的旅程本身,就会要求你去尝试自己以往从未经历过的事,包括每天带孩子去哪里玩这样的事,也属于其中的一部分。

NAMT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