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青年的社交恐惧

·

1 min read

Table of contents

No heading

No headings in the article.

做饭的时候,重新看圆桌派这一期讲社交恐惧的讨论,其中有讲到很多年轻人在初出社会的时候,遇到不熟悉的环境,感觉不自信,社交焦虑无法化解。

作为小镇青年,这种感觉我当然非常理解。一些时候是因为不熟悉,而更多时候是因为没有自信或是自卑。

以前在北京时,去东城的中戏剧场看过一部莫里哀的戏剧,名字我已经忘了,但其中一个剧情记忆犹新:主角从小镇去到大城市,参加各种社交聚会,穿着自己唯一的一套好衣服,但肚子那里有一个破洞。他一直用自己的手遮住那个洞:越是怕别人看见,越会被别人看见。这个故事可能是描述这种得失心的最贴切的例子。

回想一下,我在二十多岁第一份工作时,当然也有这种自卑。加上自己的内向型性格,就更加明显。幸运的是当时因为一些机会频繁出差,接触了不同地方的人,感受到了不同地区为人处事的方式。后来也就不会太在意那些工作的城市里周围的人的看法。

我觉得后来最大的一个改变,是在内心认清了自己。这样,他人的评价、看法,他人的比较和炫耀,他人关心和忽视的东西,我是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对待,不会让我觉得自卑或是自傲。当然人不是圣人,肯定还是会有各种情绪的反应,但应该是因为有了自性,也就有了自信。

来到国外生活工作,很“幸运”,有会体验一遍不熟悉的环境、场合的那种不属于自己且缺乏自信的感觉(而且是在三十五岁以后),加上语言文化的屏障,非常刺激。但我觉得这个二周目其实不难,因为有了自性,只要头一两年过去,语言关过掉以后,情况就会飞速变好。不过换个角度,如果在国内也没有找到自己的话,来到国外大概率也是仍然找不到自己。

去年五月,我作为嘉宾去一个设计师的聚会做分享,之后和人聊天,全程都是陌生的异国人,但居然很放松,还很享受。两三个小时的活动结束我开车回家,路上哼起小曲,喝过一点点酒,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国内的南锣鼓巷、石库门或是创库参加完一场聚会回家的感受,有点累,有点开心的兴奋感。这不是语言的突破,我觉得更多是心态上的突破。当时我就对自己说:这个城市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也终于找到了平和与自信地面对陌生环境的方式。

你呢?有没有这种自卑却又不想被别人发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