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一座仍在做梦的城市

昆明,一座仍在做梦的城市

·

2 min read

28081

昆明的负面新闻是不是太多了?

这篇文章缘起自我在假期回国探亲的一段经历:昆明是一座一下雨就堵的城市,这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今年,我回去的时候,下雨对整座城市的影响变得特别明显,不但很多主要街道被淹没至脚踝甚至膝盖,甚至还有一对母女,因为下雨引发的桥洞积水而丧生,同时间昆明正在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两件事情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现在在网络上只要看到昆明相关的热点事件,多半是负面的消息,虽然整体而言肯定是负面新闻关注要多,但昆明的负面也太多了点。杨舒平的口罩辱华事件、华东学生被打、大雨堵城、重庆火锅店老板被逼得下跪……咱们能有点儿好新闻么?

5d02f569abec497ea0dada69c4854d3b_th.jpg

沸沸扬扬的杨舒平口罩辱华事件

我在自己的朋友圈发表了一些回昆明之后的感受与观点,却迎来了一位老朋友的激烈反驳,她认为我离开了昆明之后,就只是看到这座城市的缺点,太缺乏包容和理解。所以我萌生了写这篇文字的念头。

tucao

来自老朋友的吐槽激发了我想吐槽昆明的念头

一个关于文明的梦

我曾经在成都街头,看到驶过的公交车车身上印着优美的诗句,都是四川本土诗人和作家的作品,在公交车上穿城而过,真的可以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而在昆明,街头放眼看到最多的,是地产广告和口号标语。我印象中从来没有哪个省级城市像昆明这样,满街都是关于中国梦和价值观的标语横幅与海报,甚至城市里的很多小型公园,都被命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园。全城今年的主题就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几十万人力和数亿的财力投入其中,为了这个称号而竭尽全力。

就像满街都是的中国梦标语一样,文明城市这个称谓本身也是一个梦,一个在短期内冲刺就可以实现的梦,一个让让全城人民不去面对真正的现实:我们缺乏城市的基础建设,我们缺乏良好的实业与创业氛围,昆明的企业负债率已经高到了红线水平。我们没有正视严峻的现实,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一个文明城市的梦上。在这样的梦境下,本来擦一擦就可以继续使用的隔离栏,全部被换成新的,而真正应该下功夫维修的下水道工程,却迟迟没有重新彻底维护。

684D2D51-3014-4F84-B891-727FCDDE03DC_w1023_r1_s

昆明满街随处可见的标语口号

我猜想可能是因为 1999 年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后,昆明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这样的效果实在是太明显,导致之后执政者们可能认为,通过一些大型活动,可以让昆明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至少可以具备现代城市的外观,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实业都是既花时间又花钱,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呈现出一个结果的。所以近年来昆明城市建设的一大特点,干脆就是频繁地挖路栽树换地砖。仇和在任时栽的树还没有几年,到了张田心做书记时,又再来一遍,不愧是栽花书记……

一座城市如果要成为文明城市,我认为应该有两个衡量标准:这座城市,能够包容多元的文化和不同的声音,第二,这个城市能够处理突发的状况。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两个标准是统一的,当你意识到世界有不同的现实,有不同的状态,有不同的人生,你自然能够包容,你也自然能够处理好不同的可能性。

而习惯了四季如春的昆明人,哪怕在规划市政道路和城市的时候,也常常只是考虑一种天气:暖洋洋的下午柔软时光,我们常常忘记了这个世界还有着各种不同的雨雪风霜。

我还记得 2013 年昆明下了一场大雨,当时我从家里出门去办公室,走到街头,路被雨水堵住了,换了一个路口,继续走,还是被堵住了,第三条可能走的路仍然被堵住,最终我那天没有去办公室,只能在家里办公,吃饭也只能在楼下的小餐馆解决。事隔四年的 2017 年,昆明的一场大雨,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甚至变得更加残酷:牛街庄的一对母子,在大雨引发桥洞淹水的时候,双双淹死在了回家的路上。这件事也让昆明竭尽全力申请文明城市这件事本身变成了一个笑话。

17072004034027

每次下大雨都会被淹的北站隧道,图片来自人民网

我每周有好几天都会在奥克兰的 New Lynn 火车站等待坐火车去上班,平时这里都冷冷清清,没什么人,感觉都没有人管理,但在昨天下午的时候,我乘车回家时,在火车站看见一个学生,身体似乎不太舒服,他坐在候车椅上,地上吐了些食物残渣,旁边有一个火车站工作人员,拎着一个很专业的急救包,在一旁照顾他,就在我观察的同时,两位身着绿色制服的护理人员,经过我匆匆地向他们走去。西方国家的日常虽然平时似乎没有什么人管理,但真的有突发状况时,大部分情况,都有相应的预案。类似的事情在去年我也碰到过。当时一辆车撞到了火车站台,整条火车系统暂时停运,等了大约 20 分钟后,公交公司派出了专门的车辆,运走各个车站滞留的乘客。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协调大家,从不同的出口离开火车站去乘公交车。当然上了车的我问了旁边的乘客一个问题:我们刚刚进火车站的时候刷了公交卡了,如果没有刷出站的卡,会不会还会被扣钱啊?那位女士露出来难以置信的表情,看着我说,当然不会啦!这是他们的责任,处理好这个问题是他们的义务。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昆明或是国内的其他大部分城市会是什么状况呢?一定是一片混乱。文明的一大标准,就是能够包容多样化的情况,并有着对应的解决方案。从外表上看,奥克兰都没什么高楼,高楼数量和大型建筑方面光是昆明就可以秒杀奥克兰,但人家是发达国家的发达城市,这不是盖几幢高楼就可以解决的。

昆明的生活的确是太安逸了,缺乏竞争,缺乏生活中的变数,压力当然也有,但并没有那么大。我们会在雾霾来临的时候,晒着蓝天白云,沾沾自喜地向其他城市的朋友炫耀着好天气,但当真的发生像大雨淹死人的事件时,我们甚至不不好意思在自己的社交网络上提起,仿佛觉得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就像来自农村的孩子羞于提起自己不时髦的乡下母亲一样。很多昆明人的激情,大多只会出现在一种情况下,就是当有批评和反对这座城市的声音出现时。

面对针对昆明人的挑衅,昆明人可以热血冲冠地冲到现场,去砸人家的火锅店并逼着老板下跪认错,但真正需要理性讨论的时候,我们却很难看到来自昆明本地人的严肃发声。去年在凤凰网上曾经有一篇专题文章,由凤凰副主编发表,名为 “春城昆明离凋零还有多远?”,在网上引起热议,而我在写自己这篇文字的时候去查了查,这篇文章已经被从凤凰网上删除了。是谁还在维持着一个让昆明人不愿醒过来的梦呢?

0019db7e37f20d565e7230

昆明人最熟悉的场景:道路施工,图片来自云南网

对待乡下母亲的正确态度,不是不好意思在别人面前提起她,也不是当别人取笑和批评她的时候,自己化身成被针刺到的水蛭,跳起来激烈地反击。成熟的态度应该是努力帮助她,激励她,让她可以变得更好。我不是市政的专家,也不是经济学家,更不是能做出巨大税收贡献的企业主,对于自己的家乡,我能做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一些不合时宜的看法,能试着让更多的人关注并思考,而不是继续沉浸在一个柔软的梦里。我爱这座城市,虽然现在自己身处异国他乡,但我的亲人朋友都在这里,迟早有一天我会回来,我希望它会变得更好,而不是变成一座自己人的批评都听不进去,他人的评论都会被删贴的自闭之城。

有人反驳说你应该多点宽容,多点包容,不要只看到缺点,昆明的市政也在每年进步呀!2013 年大雨把城市淹掉的时候,北站隧道的水淹到人的腰,今年同样的地方,只淹到人的脚踝处了!我承认很多人已经为了这座城市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它当然也比之前变得更好了,但如果所有的人都在包容,那么也许这淹到脚踝的水每年都不会褪去,每年我们还要忍受着多种不便。我情愿当一个感觉不包容的人,跳出来批评自己的家乡,如果这可以让我的家乡变得更好的话。

昆明曾经是一个可以诗意栖居的地方,就像老一代散文家汪曾祺笔下那些优美的场景,但可惜的是,那些曾经的优美大都已经被破坏掉了,而新的东西还没有建立起来。600 多万常住人口,如何靠很粗放的旅游业和很原始的农副业活下去?2016 年十一期间,成都旅游收入近百亿,与云南全省旅游收入差不多,靠旅游吃饭,昆明早已经落后于我们曾经在 99 年世博会之后想要与之拼一下高低的成都。曾经我们还以为云南的支柱产业是烟草,但其实烟草已经不是昆明的支柱了。以 2015 年的各行业销售产值来看,烟草行业销售 414 亿,而化工及医药行业销售了 553 亿。昆明目前的支柱性工业其实是以云南白药为首的药业。请昆明的朋友睁开眼睛看看周围的现实,曲靖已经成为传销的重灾区,大量实体企业和商铺都在持续关闭,朋友圈里经常刷屏的也是那些需要去找下线的微商,昆明的明天在哪里?

17072004034072

大雨之后的昆明街道,图片来自人民网

昆明经济的真相

微信号 “老蛮评论” 的一篇文章:“债务压城——昆明经济的真相” 里提到,昆明一共有三个经济与现实的真相:企业杠杆率大到了恐怖的 220%;厌恶实业;财政完全依靠借款在维持。这三个真相都是细思极恐的现实。文章里具体有提到:

  1. 2016 年底昆明的企业资金杠杆率为 213%(11129 亿 /5209 亿),2015 年底为 203%(9637 亿 /4727 亿),2014 年底为 202%(8335 亿 /4124 亿),而 2017 年 5 月底昆明非金融企业存款 5280 亿,贷款额高达 11614 亿, 杠杆率高达 220%。数据呈现出清晰的逐年加速递增之势。在我大中国整体的金融战略是去杠杆的背景下,昆明的企业加杠杆速度正在加速。220% 的杠杆率是什么概念呢?全国企业资金杠杆率是 146%(78.21 万亿 /53.67 万亿),企业债务炸弹随时就要开爆的山东是 172%(4.67 万亿 /2.71 万亿),而昆明是 220%。

  2. 昆明并不是一个实业型城市。作为一个西部的普通省会城市,弱三线城市,昆明并没有实现工业化,其实是个农业 + 旅游型的原始城市。2015 年,昆明第一产业(农业)的就业人数为 120 万,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的就业人数只有可怜的 86 万,第三产业(商贸服务业)就业人数 207 万。昆明的第二产业在就业人数上远远低于第一和第三产业。2015 年昆明的第二产业投资总额为 646 亿,占当年度总固定资产投资额 3499 亿的比值只有可怜的 18%。而这一年昆明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高达 1451 亿,占固投总额的比值高达 41%。2016 昆明固定资产投资额 3920 亿,其中第二产业投资 630 亿,占比下降到 16%。而房地产开发投资 1531 亿,占比 39%。到今年 5 月份累计,固定资产投资 1268 亿,其中第二产业投资额 155 亿,占比剧烈下降到 12%。而房地产开发投资 547 亿,占比依然高达 43%。短短的两年半时间,昆明的实业投资就从 18% 下降到了 12%,再降下去,昆明就不再有实业可言了。反映在 GDP 数据上,2015 年昆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值 40%,到 2016 年下降到 38.6%,2017 年一季度则继续下降到 37.2%。

厌恶实业,不只是体现在数字上,也体现在个人的感受上。我在昆明的时候,自己经营着一家小公司,虽然我的客户主要在北京,但一些基本的工商行政手续和公司财务事务仍然需要在昆明完成。每一次我去办理公司工商或行政上的手续时,都感觉像是掉一层皮。再此我也特别感谢我的前后两位财务张老师和高老师,能够帮我把很多事情料理妥当。昆明的创业氛围就是这样,如果你真的要注册公司,在你真正开始做事之前,你的精力可能已经被耗去了一大半。而同样在成都,在杭州,甚至是在北京,创业氛围和对企业的支持范围都比昆明好太多了!比如北京海淀图书城中关村的创业大街,政府提供现场便民服务,四个小时就可以完全把一家新公司的工商税务财户开户等手续全部料理妥当,然后你就可以专心地开始自己的创业工作了。而在成都,政府领投十个亿融资给锤子科技,目的是将高新产业真正引入成都,哪怕是贵州,云南人一直不太看得上的邻居,也已经成立了苹果专项 iCloud 项目推进小组,由常务副省长担任组长,把苹果的 iCloud 数据基地引到贵州落地,发挥对贵州云计算产业的引领作用。昆明在工业和实业上已经非常落后了,那么在信息产业方面有什么呢?呵呵,昆明甚至连靠谱的软件开发团队都很少,很多出来接项目的团队都是广告公司,拿到的开发订单不是转包给外地团队,就是就地找学生来做。

00221913c0921253196a29

昆明长水机场出现旅客滞留后的戏剧化场景,图片来自新华网

老蛮的文章里继续提到:

  1. 2015 年昆明的地方政府债总额 1791 亿,2016 年为 2184 亿。考虑到 2016 年昆明市财政偿还了 121 亿的债务,事实上 2016 年昆明新借的政府债为 2184-1791+121=514 亿。514 亿是什么概念呢?2016 年昆明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只有 530 亿。借款规模几乎等于收入规模。这个城市的财政完全依靠借款在维持。这就是昆明经济的第三个真相。

在《春城昆明离凋零还有多远?》这篇由凤凰网城市频道副主编、凤凰城市与旅游研究院研究员张五明撰写并引发广泛关注的文章(并被删贴)中,也提到了与上文相同的论点:昆明的经济困境在于工业发展乏力、财政债务过大和过度依赖土地售卖与房地产。 文章提到:

经过这场以卖地为代价换来的手术,除了城市景观的深刻改变,也给昆明历任主政者带来了靓丽的经济数据。从 2005 年至 2013 年,昆明的 GDP 增速一路飚红,实现年均 12% 以上的高速增长,尤其在 2010 至 2012 三年间,增幅超过 14%。根据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发布的《全球大都市发展监测》报告显示,以经济增长、就业率以及人均 GDP 增长等为指标,在全球发展最快的前 10 名城市中,昆明位列国内城市第一,全球排名第 6。 不过,这组足以让其他城市主政者艳羡的数据,并没能让昆明人买账。从居民收入来看,经过 2008-2009 年两年高速增长后,2010 年以后增幅开始回落。在 GDP 增长率创记录的达到 14% 的 2010 年,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只有 9.8%。在昆明经济的增量构成中,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房地产投资长期占据主力。增幅也最快,以 2013 年为例,其房地产投资增幅就高达 40.5%!

2014 年,在全国房地产市场低迷、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昆明经济增幅跌至 8.1%,财政收入从年均 20% 以上增幅,暴跌至 8.4%。曾经以卖地推动增长狂欢的昆明,不仅没能将这笔横财普惠于民,却已早早陷入增长乏力和债台高筑的泥潭中了。

横向比较起来,卖地并非造成昆明当前危机的 “原罪”, 而即使房地产低迷,昆明的土地存量依然有较大腾挪空间。真正让昆明失落的是,卖地的同时,却没有及时 “输血”。在本世纪最初几年,昆明将经济发展重点放在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上。但时值昆明经济总量尚在千亿规模,早早在工业化初期就力求经济结构服务化,使得城市的工业化率远落后于城市化率,产业支撑和区域竞争力弱,增长动力匮乏。“更主要的是,政府从旅游业上收不上税,赚不到钱。” 随着大理、丽江等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壮大,昆明从旅游目的地并未顺势成为集散地,并逐渐边缘化为中转地,话语权式微。

此后,昆明将发展重心转向第二产业。但昆明的产业结构一直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工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只有 26.5%,工业投资增幅远逊于房地产投资。在支撑昆明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占比最大的依然是烟草和房地产。目前,昆明工业企业主要属于原料型、资源型企业,技术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较低。此外,除了产业挖潜不力,在云南几次将发展战略瞄向东南的不同时期,昆明作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并未能借势向外延伸,其外贸产业占比在整个经济总量无法起到支撑作用。 文章最后提出的问题非常担心:令人现在的昆明,可谓内忧外患:房地产低迷导致土地财政难以为继,产业孵化不良难以找到新的增长点。数年前以土地推动增长、大步流星的春城昆明,离凋零还有多远?

28081

昆明优美的城市夜景

我爱昆明这个城市,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这里是我的故乡,就像很多其他迷人的城市一样,它优点和缺点并存。昆明的人们随和亲切,只要有来自其他地方的朋友,来到昆明,本地人一定会带你去吃碗正宗的米线,带你去看西山龙门,逛逛翠湖逗逗红嘴鸥,离开时再送上一盒鲜花饼。

wKgB3FE1vY6AfD8KAChrebElEqs88

翠湖与红嘴鸥,昆明城市的两张名片

秋冬全国雾霾来袭时我们喜欢在朋友圈里晒蓝天白云,但昆明人也一直实实际际地在为自己的环境努力着,PX 项目在昆明落地时,数千名群众走上街头,争取自己的权益;这次昆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十几万基层工作者不休息地努力,让这座城市变得更美;几年前昆明出现火车站恐怖分子持刀袭击的暴恐事件,第二天一早我去金碧广场义务献血,热血的人们早就已经排起了长队。我们曾经有过西南联大、护国运动的辉煌历史,我们也还有着美丽的西山龙门、翠湖红嘴鸥和 500 里滇池的美景,这座城市的美,本地人知道,外来的朋友居住一段时间也会知道。但如果只是我们陶醉在美好的过去或是人为虚构的梦境里,并不会让她变得更好,如果只是把热情放在讨伐对昆明不利的声音上的话,热血也会变成被撒在地上的鸡血。

如果昆明人还沉浸在一个天永远蓝蓝,生活永远舒坦的梦里,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正视真实的现实,永远只是长不大的孩子。我不知道这篇文字会带来什么样的反馈,但我相信,任何关于一座城市的争论,都会不同程度地打破某些已有的固有成见,会让她朝着变得更好的可能性上再推进一些。我希望我的家乡昆明能够变得更好,不只是在某个文明城市的称号和表面的外观上,而是体现在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真切的幸福感上。

Did you find this article valuable?

Support Bear Liu by becoming a sponsor. Any amount is appreci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