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克兰博物馆,有一个名为“奥克兰的故事”展览,其中有一组数据:奥克兰居住的人中,40%的人都是出生在其他国家。这意味着,40%的人,都居住在一座曾经陌生的城市,并慢慢和这座城市建立连接,甚至将它当成自己的家。
而这些人,在一开始,可能都会有“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感觉。所以如果你有这种感觉,并不孤独。
我觉得当我们某种感觉时,不妨想一想,这个感觉是从何而来的?比如“无法融入主流社会”这种感觉,是因为在使用英文与他人交流时的吃力感么?是因为对于环境的不熟悉么?还是因为自己的工作是华人公司,感觉“不在洋人公司就不是主流”?
有人觉得“在西方职场的华人很难做到洋人公司管理层”。这种观点一是并没有数据支持只是感觉,二是我也不太懂西方职场,就不瞎说了。想说说“怎样才算融入”。
我觉得,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在一座城市,有稳定的工作能养活自己,有朋友和社交,觉得在这里生活安心,甚至能把这里当作是自己的城市,那就已经算是融入主流了,不论是说什么语言,在做什么工作。因为我们说的是“主流社会”,而不是“精英社会”。
但我懂,很多人眼中的西方“主流社会”应该是指社会主要话语权和默认沟通方式为英语的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你觉得在英语环境里,用英语沟通不会觉得不自在,看到好的事情会赞扬,看不惯的事会反对,那么你就算是已经融入了“主流社会”。
这件事并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的,衡量最终还是在于自己的内心。
就我个人而言,30多岁从中国来新西兰从零开始,换了4份工作,一步步成为了自己一开始梦想成为的产品设计师,在新西兰最好的软件公司工作,在第一次作为观众参加某个大会时心想“我也想能自信地在台上演讲”到真正做到,这些职业上的努力可能与“融入主流社会”有些间接的关系,但真正让我有了“我应该已经融入了主流社会”的感觉,是在某一天夜里开车回家的路上。
那个晚上,我应一家设计公司的邀请,作为嘉宾去参加一个讨论活动。整个活动,我100%地投入,分享我的观点,回答来访者的问题,主动地和新朋友打招呼,也和一些设计圈内的“老”朋友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打屁。后来结束活动驾车回家时,我忽然感觉奥克兰变成了我之前在国内工作生活过的城市,昆明,上海,北京,广州……忽然奥克兰有种家的感觉。
当一座城市有了一些你认识且气味相投的人,哪怕这些人只是一年见一两次,但你就算是和它有了连接。
换句话说,你就融入了“主流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