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高手+黑客马拉松记录 Weekly第44-45周 / 狗熊有话说

如何成为高手+黑客马拉松记录 Weekly第44-45周 / 狗熊有话说

·

3 min read

09F83753-5F83-4DE5-B7F9-8EDE4D7D

每周狗熊写的中、英文短贴里,值得再次回顾与分享的内容,都列到了这里。这是一份我的每周零散心得与学习收获的汇总列表,只要五分钟,就可以获得我一周的收获。请于博客 blog.beartalking.com 查看完整内容

一个帮助你成为任何领域高手的技巧

有一个技巧适合任何领域的人从初级到中高级的提升:首先把技能先达到初级水平,然后选出行业公认的10本最佳专业书籍,认真研读。再找出这个行业最顶尖的10个意见领袖,去听他们的采访,看他们的文章,甚至和他们进行交流,询问一些具体的问题。做到这两点,基本上就成为中级专业人士了。

听起来很容易是吧?其实一点也不简单。不说别的,如何选出10本最佳书籍,这就不容易了。如何找出10个顶尖专家?更不容易。

有人反馈这个技巧只适合思维型的领域,对于运动类知识,比如学乐器/游泳之类不适合……错了,实践型的知识,更是需要向top performer学习。打个比方,你是厨师,就找到你做菜系的10个顶尖厨师,学习他们的拿手菜,研究他们的配料/火候/红白案功/食材选择等,再进入的话,调查他们的成长历程,研究他们的师承,和他们周围共事的人聊天,如果准备充分了,和他们主动沟通,如果你的问题有价值,你的调查够充分,你的思考够深入,你的态度有诚意,你就可以从这些专家身上获得读各种菜谱和看做菜视频无法学习到的技巧和经验。这是任何领域想要精进的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技巧。这种方法需要调查/计划/沟通等综合能力,相比而言,选书和读书的难度小多了。

补充提问:你能列出你所在的行业,最顶尖的5名专家吗?全国或全市范围都可以。

开会的收获

今天开了两个长会一个小会,虽然是3小时的长会,但强度比起上周的workshop简直小case。我今天的最大收获,是开始在会上正面表达不同意见。

和传统观念里一团和气的宣布型会议不同,现代企业的会议多半是为了推进,意味着会有一致,更会有不同的观点或争执。洋人企业这一点可能更突出,我个人挺喜欢这种直接的沟通,但以往因为英文表达上的信心因素,我往往在很多参与者的会议上比较保守,也会提问和表达,但不太会正面刚。

今天是第一次尝试正面表达不同意见,挺好。前提是我明白对方和我判断的逻辑都是基于“是否能为项目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关键是要有表达的信心。

看什么书听多少知识付费课程都没用,就得去实践,然后总结。

不过一些礼貌性的话术还是要有的,特别是英文语境下,几乎都有些套路了。以后总结。

iPad使用的最佳实践

iPad用了两周,目前在工作与学习上的最佳实践有两个:低保真概念图绘制,会议笔记与学习笔记。

作为设计师,以前在概念草稿讨论时,通常我是在本子上绘图,或是用Balsamiq做草图原型,效果也还行,但切换为使用iPad绘制,同样的时间,产出率高很多。最关键是更利于推进进度,手绘的草图更利于团队成员理解,而且更容易引起讨论(这正是草图的价值)。从工作方面,这也可以扬长避短,不需要随时用语言来沟通。另外更直接的一点,我发现用笔和iPad工作时,会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而且不会觉得枯燥。

开会记笔记是刚需,特别对于身处敏捷开发环境,每天平均2.5个会的我来说更是。用iPad记笔记更容易管理,可以轻易地移动、复制笔记,也可以高亮重要部分,很方便。更爽的是,笔记本、文件夹不受物理限制。我现在在和两个产品团队协作,就为两个产品分别建立了concept笔记本、日常沟通笔记本,另外我给直接汇报的老板也专门建了一个笔记本,每次沟通都可以有提纲和记录,时间一长其方便度就呈现了。

学习笔记和开会笔记差不多,只是形式更放飞自我一些,另外有辅助的资料啥的,我就直接用iPad拍个照,贴图进去,OK。

这两个应用场景都是用的Goodnotes这个软件,iOS端50元,Mac端50元。100元人民币在新西兰也就能买一本A4大小的普通笔记本,所以花得很值!

My best practices of using iPad at work at the current stage are Lo-Fi concept sketching and note taking. It is so efficiency to draw concepts via iPad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esign process, and it feels fun to do! I found the hand drawn concepts are easier to get feedback and to start discussion, which is exactly what I need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esign. I prefer to use pen and notebook to take note during meetings and while learning online courses, but organising notebooks is really tricky. Now I can assign different virtual notebooks for different projects, even different people - I created a notebook on iPad for the catch ups with my boss. That's so cool! I use Goodnotes for both of the practices above, which is perfect for concepts creating and note taking. There are mockup tools and 'heavy' design tools such as Photoshop on iPad too, but I think for more specific design task such as prototype building and graphic design, computer will be a better option.

胖子的纹身

想要纹身想了很久啦,来到新西兰大概1/3的男女都有纹身,各种花臂花腿,跃跃欲试,但今天在健身房看见一个大哥,我觉得我得暂缓花臂花腿的幻想:这个大哥属于微胖的类型,纹了腿和臂,感觉怎么说呢……如果是精瘦,有纹身是颓废美,有肌肉是力量美,如果是大胖子,也有种社会美,但是微胖……就很喜感。 我也微胖……暂缓暂缓,先减肥健身再说。

黑客马拉松的现场记录

黑客马拉松第一晚结束,10点多乘车回家,比起美国那些真的熬48小时不停的硬核Hackathon来说,新西兰的要温和得多。(《社交网络》里扎克伯格参加的那个,还一边灌啤酒一边coding,更加硬核)

第一晚主要是组队,分工,做项目描述,我参加的队目前来看简直绝了:有40%的developer,有数据分析师,有marketer,也有两个参加了四次hackathon的老手,项目也兼具可行性与规模化两个标准,目前来看赢面极大。对了我是唯一一个设计师。

明天将是份量最重的一天,估计要久违地熬夜了。

对了刚到现场时一堆人,一个本地的coder和我聊天,聊了几句问咦你应该不会刚好是UX设计师吧?我好像在LinkedIn上见到过你! - 新西兰市场是有多小啊……

黑客马拉松的现场记录2

本周末狗熊参与了奥克兰交通局主办的黑客马拉松,要在48小时内自建团队开发出一款具备商业价值的产品,如果你看过美剧《硅谷》第一季,就明白这是什么活动了。目前我已连续工作了17小时,倒记时还有16小时。之后会和你聊细节,目前已经累趴。这周没有播客和文章更新了,见谅:)

Hackathon 倒数30分钟,我今早连厕所都没来得及上哈哈。昨天做UX/UI的设计,今天做presentation的设计。目前一切就绪,等待最后的展示与评审开始啦!展示环节我还有最后一项任务:扮演我们产品的用户,全黑队忠实球迷Rubi!


What I learned from my first Hackathon

Last month I joined Auckland Marathon, this month, I joined NZTA's Hackathon. 2 great experiences, feel gratitude for the things I learned.

Everything I got at Hackathon was a new experience, each person I met is my new friend. It was a shame that our team didn't win, but I DO win a lot!

Presentation is equally important than demo. Balance them carefully. Personality is dynamic, and should be real. Keep it real to empower our capacity.

I'm fully capable of working in a short amount of time on specific project as a team player. I knew that long time ago when I started my design career in China, but now I know I can do that in a different cultule and language scenario. I'm confident enough about the challenges.

Hackathon is a great way to enlarge my designer's mental map. And it is also a great way to meet like-minded people.

I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at a Hackathon someday!

黑客马拉松的收获

今天一早上班,和同事聊起周末的黑客马拉松,有同事问我收获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宝贵的学习与实践经历。其实还有一条巨大的收获:作为设计师的自信。后者的价值更大。

黑客马拉松需要与从没有见过面的其他参与者组队,并在48小时提出方案开发出产品雏形,解决实际问题,这需要大量交流与沟通,而且包括面对不同意见与性格的处理,这次实战,我发现我与开发者们在设计与dev的衔接方面没有沟通障碍了,语言不再是问题。在项目展示方面的设计与沟通,也没有问题。有信心面对各种项目挑战,不怵洋人了。巧的是今天CEO从美国来新西兰,坐我对面,和他聊天讲我的hackathon收获,心理上完全没有以往有的紧张感了。

有意思的是,这次我团队里有两位伙伴,语言也不太好,一位是刚来新西兰一年的巴西软件工程师,一位是来了十年的一位韩国初级程序员。巴西哥们虽然语言稍微弱一些但技术极强,一晚上就写了树莓派的程序,可以实时控制摄像头计数。韩国哥们属于什么都会但完全不精不能解决问题的程度,而且我们听不懂他说啥,他也搞不清我们在做什么,90%的时间是在打酱油,最后只是帮我找了点图片素材。(但这哥们人很好……)

巴西哥们技术好,但喜欢独自工作,而且从整个项目的价值角度来说,他做的东西很酷,但商业价值不大。技术流很容易进入这种状态,需要经常提醒自己,或是与好团队配合。

我刚来新西兰工作时,和韩国哥们差不多,也经常搞不清楚状况(而且也是个好人……)这个状态每个人都会有,重要的是尽量缩短这个阶段。

下次如果参加黑客马拉松或类似的活动,目标是去做presentation,而不仅仅是设计。中文公开演讲我经验还算有一些,现在需要挑战英文public speaking了。

晚上花了两小时不到,把黑客马拉松两天半活动录的一堆视频剪成了一个19分钟的vlog,明天传到YouTube和B站。这也是我第一个生活类的全英文Vlog。经验告诉我,某项体验结束后,越快总结输出越好,趁热吃,不然营养都没了,一个道理。 我老板昨天和我说,他的LinkedIn都被这次黑客马拉松刷屏了。我说这也说明新西兰市场真小啊。他说小也好啊,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别问我这话英语怎么说)

引爆点

格拉德威尔的经典畅销书(这两个词搭在一起还真有些矛盾)《引爆点》读完了。书里的很多例子其实都很熟悉,因为出版得早加上影响力大,基本已经被无数人引用过,比如莱克辛顿英国人入侵的信息传递引爆了美国独立战争,比如纽约地铁清除涂鸦降低犯罪率的案例。比较有意思的例子是剧集《芝麻街》引入大鸟这个角色后收视率明显提升,说明人的认知需要一个粘性事物来维系。另外关于青少年吸烟率与小岛少年模仿自杀的案例,在另一本传播学必读的书《Make to Stick》也有深入讲述。

还是佩服格拉德威尔非虚构写作的功力,有局部有整体,而且经常同时讲述两个故事,既有对比又有相似,印象极深。他可以算是目前地球上非虚构写作公认最强的人至少前5了吧?在Masterclass.com上有他的写作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作者提出的三种影响传播的人:the connector, the maven, the salesman,加上另外两种角色 :the early adopter, the translator,在网络时代有了很多新的名字:KOL,意见领袖,带货达人……其实都可以划归为格拉德威尔的三种类别。有时这三种身份会有重叠,但传播想要引爆,三者缺一不可。任何行业或是产品想要获得广泛认知,就必须找到能帮助推广的这3+2种人。

我还是读的有声版,作者亲自朗读,效果极好!去Libby上借或者Audible上买都行。

PS. 昨天读完这本书,今天刚好手上的项目做workshop,我的一个想法就是关于如何吸引潜在用户,正好用上了tipping point理论,主动跳出来分享,效果很不错😁(读书是很实用滴)

Great at Work

Started to read the book that my boss highly recommended, actually, he bought a copy for everyone in the office. Great at Work by Morten Hansen. Read a few pages and totally agree with the idea 'Do less and obsess'.

When Jeff Bezos took an interview withBloomberg, he said senior managers get paid for making a small amount of high quality decisions. This role doesn't only work for senior managers, but also work for high performers too. I used to be a GTDer who believed getting more things done is good. The more the better. Now I found prioritization and focus is more important.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the examples and methods in the book.

这两天在读老板推荐的Great at Work,具体方法其中真心讲了不少,以后详聊,目前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做research的功力。

这本书是关于职场提升能力的。你觉得一般职场类的书或文章是怎么写的?先是举个例,如果作者有一定从业经验,可能个例还靠谱,但幸存者偏差一定会有。如果没经验纯鸡汤,那就自求多福了。二是找些所谓实验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常见的像是斯坦福囚徒实验啊之类,读来读去就那些。还有的就是从其他书里的一些经典观点出发,来引申自己的观点,比如格拉德威尔的“引爆点”和“10000小时”理论,就被无数后者引用。

Great At Work不一样,这种顶级作者写的顶级书籍(作者Morten是和Jim Collins合写Great by Choice的大咖,欧美现代企业管理学大师),精辟的观点和洞见是必须的,但更难的是从什么渠道提炼出好的观点。Morten用调查的方式进行。写书前,他做了一个5000人的定量调研,选出了各行业表现出色的人士,对他们评分(不是自评,是老板和同事评)然后开始分析分数低、中、高的人分别有什么共性,然后再对一些人进行定性的访谈,收集更深入的信息。这本书就是建立在这样的research上的。

为什么说这是顶级作者才能做的事?因为这很贵。做调研开支不菲,像这种规模的调研,肯定至少六位数美元的投入,一般的鸡汤小作者怎么顶得住?但对于这样的作者,这种投入是一定能收回来的。

这本书全部300多页,引用、索引就占了大概七八十页。厉害了。

对了再分享一个分辨公众号或是其他文章好坏的技巧,看它有没有注明事例或引证的出处。那种“我有个朋友”的文章,别太信。那种“外媒称…”但说不出啥外媒的,最好也别信。

Did you find this article valuable?

Support Bear Liu by becoming a sponsor. Any amount is appreciated!